293 世子降生,义子赌命!_大清话事人
午读小说网 > 大清话事人 > 293 世子降生,义子赌命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293 世子降生,义子赌命!

  第294章世子降生,义子赌命!

  作为吴王的准岳父,杭州商会会长赵立夏自然是不会落后。

  他在杭州城外搞了一个300名女工的制衣厂,同时又获得了杭州第一家3档酒水经销商的资质,在闹市区门面装修的十分阔气。

  高端消费的逻辑,是自上而下!

  郁酒的市场很快就打开了。

  普通款的2两一瓶,白瓷瓶包装。

  最贵的一款售价88两!

  盒子是紫檀木的,黄铜配饰,花纹低调。

  打开后是一层明黄色绸缎的衬垫,衬垫右下角有一行数字,防伪!

  酒水装在一支天青色瓷瓶里,仿的宋徽宗审美,但成色远远达不到,形似而已。

  工艺流程也十分考究,

  统一选用绍兴糯米、优质麦曲、太湖水。

  主人矜持的打开盒子,刺眼的明黄绸缎让所有客人瞳孔地震。这也是咱普通人能接触的颜色?

  在现实的刺激下,在赵立夏的现身说法之下,整个江南的大小商人群体脑海中都强化了一个印象:

  吴王,真的讲契约!

  今年大丰收,加上没有中间商吃差价,才顺利征上来了300万石粮。

  嗅觉敏锐的商人在机会面前是敢于赌一把的。

  信中表达了他的一种忧虑:

  “如此一来商业繁荣、百姓增收,可却埋下了一层隐忧。江南粮食的种植比例一定会再次降低。须知从前明开始,江南耕地的粮食种植面积就一直在下降,以松江府为例,雍正年间就已不足五成。王爷需考虑未来棉花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,治下粮食减产粮价飙升的风险~”

  ……

  李郁:官府层面组织疏浚河道,挖灌溉渠,盖仓库,就近招募劳动力,一天50文,日结!民间层面,鼓励这帮商人把银子拿出来开工厂,吸纳劳动力!

  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干!

  在这一点上,乾隆和李郁再次撞车了。

  经济大臣范京的岳父,范氏族长则是通过女婿秘密的给李郁递上了一份书信。

  官府会给你套上一个“聚众意图谋反”的罪名,抄家灭族,杀鸡儆猴。

  这福气,能小的了?

  松江府朱家角镇的第一家占地超过3000亩的大型棉纺工厂开业时,

  江南的耕地虽多,可毕竟人口太多。

  居然鼓励商人扩大规模,允许把零星作坊合并在一处,成百上千的雇工聚集,丝毫不忌惮。

  试想一下,富商宴请,高朋满座。

  原则上零售价不低于88两,实际上价格由经销商自己决定,凭本事往高里要,往离谱里开!

  很快,松江、苏州、湖州、杭州、嘉兴都陆续有棉纺工厂开业。

  只不过,你买不到!

  合法体验一回皇家的待遇,88两贵吗?

  当然不贵。

  不得不说,姜还是老的辣。

  其余的,经销商全部落袋为安。

  何止不虚,是很快就会看到的现实。

  李郁在湖口――彭泽前线看到这封书信的时候,就意识到了所言不虚。

  前方聚焦战争,后方发展商业。

  吴王就很另类,

  该他拿的,一两不会少拿。不该他拿的,他是真的一点都不贪。

  将江南的耕地总量和人口总量做个除法,一个人勉强只能摊上一亩半的地。

  吴王只赚成本价50两!

  地方官府只按照商业税收取税银!

  乾隆:多派发些徭役,闲着也是闲着,给朕的各项工程免费出点力吧。

  历朝历代,朝廷对于资本雄厚的商人都是警惕加限制。像现在拥有数千雇工的工厂,想都不要想。

  ……

  其中最令人啧啧称道的是麦曲的发酵过程:

  必须是由一群祖籍江南,家世清白,能够熟练背诵《女则》的16岁以下未出阁清秀小姑娘赤脚踩着。

  “织造尚松江”。

  灌装的时候还需一位高僧在侧手持木鱼,大声诵经。

  ……

  这是一种强烈的信号,足够了!

  限量供应,每府每年只供应100瓶。

  带来了两点影响,一,闲置的劳动力有去处了!二,又增加了一笔固定税银来源!

  李郁曾经估算过,

  整江南的青壮年劳动力是严重过剩的。

  对于当地而言,

  一切都在按照李郁的想法,顺利的推行中。

  商业大臣胡雪余乘坐一辆颇为豪华的4轮马车,在卫队的簇拥下亲自到场,喝了一杯水酒,程序化的表达了祝福并且留下一幅吴王署名的字“衣被天下”后就离开了。

  干掉了中间商,把他们原先份额的一小部分分给了百姓,大部分吃进了自己的肚子,才换来今年的大好局面。

  而棉纺工厂的上马,一定会导致棉花原料的价格上升。必定会有更多的百姓改种棉花,因为赚的比粮食更多。

  这是一双看不见的手!

  【注,清中期,棉花亩产量在100斤左右。】

  ……

  李郁将粮食问题记录在日记本里,随即继续琢磨战事。

  清军层层设防,绕过去也不是不可以。

  但是这样一来清军就会有机会截断自己的后勤路线,吴军极度依赖后勤,不能冒险。

  那就换一种方式,轻兵突进!

  主力暂时不动,以李二狗的第3军团第1混成营绕过清军层层防线,直扑湖口县。待他把清军腹心搅的一团乱时或就有机会决战了。

  走出大帐,

  望着东南方向影影绰绰的群山,李郁心中默念:徽州府的李小五部此时也该开拔了吧。

  突然,一人在士兵的指引下,小跑过来。

  “恭喜王爷,王妃诞下世子,母子健康。”

  众人沸腾,这可是喜事。

  有了世子就意味着根基更加稳定。

  王爷还年轻,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子嗣,这大好事业后继有人。

  “王妃请王爷给世子赐名。”

  “好,好。”

  李郁也沉浸在快乐当中,回到大帐提笔写下:

  “李元贞”。

  ……

  “昭告三军,今晚每营宰2头猪,20只鸡。不分官兵所有人赏银2两,与本王同庆。”

  随着骑马亲卫高举令旗,大声传令。

  所到之处,皆是一片“万岁“欢呼。

  “恭喜王爷,军心可用。”苗有林乐呵呵凑了过来,后面还跟着李二狗、黄肆。

  “你们来的正好,看看本王的计划是否有纰漏?”

  大帐内,

  李郁在地图上边画,边讲解。

  “李二狗,你部携带超量弹药给养,轻兵突进直插湖口。这一趟很凶险,你的作战目标是逼迫清军主力围剿你,打乱他们的部署,从而不得不和我军主力决战。”

  “我不想和沿途这些营垒纠缠了,只要能一举击溃湖口清军主力,这些疥癣之患就会自己散伙。”

  李二狗郑重的点点头,接下了这个很危险的任务。

  果然这段时间没有一口粮食是白吃的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udu8.cc。午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wudu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